Search

日前把自己PTSD的原因哭著跟親密的朋友把故事說完,卻因為朋友的回應而感到很受傷。
  • Share this:

日前把自己PTSD的原因哭著跟親密的朋友把故事說完,卻因為朋友的回應而感到很受傷。

「說出來自己的事」妳可能變得會更好或更壞,如果追求變化,就需要知道這件事存在著巨大風險,想要冒然討個機會,失敗就是妳得承受的。

朋友的一句話:「妳就是不懂的保護自己。」被我拉開與她距離,我像是往後退了一大步,畏懼的再也不想向別人提起自己的過去。

當時帶著朋友那句讓我很受傷的回應見了心理諮商,難過的說自己沒被安慰到反而被最親密的人刺的全身是傷。

:「妳覺得妳的朋友是真心的想用這句話傷害妳嗎?」

:「沒有。」

:「那就別這樣想她,她沒有專業經驗,只是用錯了方式回應妳。」

我因為醫生這一句話,舒服了很多,想著我們這種人,因為自己的病對世界充滿憎恨,容易被負面情緒矇蔽雙眼,推開一些關心你的人,或是挑別人回應的毛病,測試看看他是不是真的跟你站在一起。

事實上是,每個人生病的原因都不同,你的朋友、家人、情人對於你的感受沒有經驗,絕對難以理解你的心情,或是,妳要有決心,妳永遠是孤單的存在,而又有誰不是。

其實所有的精神疾病的患者,我們只要選擇繼續活著,就一定會被這些求好心切的建議傷害,畢竟我們的人生目的只是想要舒服一點,那些遠大抱負,在求生的時刻,與自己無關。

有時我想著為什麼之前我要喊著:「不要說加油」,除了因為憂鬱症是病,加油一點都不科學外,或許我們真正想要的是被正常對待。

你不會隨意的對人喊加油,通常你只對你覺得「有需要」的人說,而精神疾病患者有可能是天生、或是後天的狀態,我們期許的可能是大家不要把「與你不同」的人,當作一種特別的存在。

「加油」雖然沒用,但我慢慢從那個憤恨的狀態跳出來看,發現自己真不想當那種責備別人關心的人。

精神病患者好似先折斷了人與人之前的橋樑,但一些人面對妳的自棄,伸出了雙手,即使他可能救不到妳,我反而覺得他們勇敢。

我聽過一些可愛的朋友在我面前喊完加油又懊惱的跟我道歉,或是覺得自己講錯話又打了長長的一篇訊息補充自己的觀點,我愧疚的內心覺得要不要對人這麼嚴苛,好像要全世界服務自己一樣。

之後我慢慢能夠分辨那些大家說「對憂鬱症患者無用的鼓勵」後面的含義,我告訴那些愛我的人我沒那麼脆弱拉,別擔心,也或許恐怖話聽多了,我跟這些親密的人計較用字幹嘛。

什麼是錯誤的方法、什麼是正確的方法我不曉得,但我覺得如果可以,有足夠的力氣,就是好好的問自己,什麼話自己會受傷,什麼不會,再帶著這些自我理解去告訴你的家人朋友,什麼是你的地雷,你沒辦法開這類的玩笑,如果他真心在意你,也很難被一腳踢開。

之後我帶著醫生的話再次見了我朋友,她告訴我她當下嚇到了,不知道怎麼回應,我們都很感謝這簡單的觀點:「如果他沒有想要傷害妳,那妳為什麼要感到受傷。」

看著有些論壇上說對憂鬱症的朋友該怎麼表示關心,看到一堆人回:「不要對他們說加油!」不知道怎麼,覺得很像變成一種奇怪可愛的公式,貼心又好笑的。

自己的結論是大家真的很害怕「憂鬱症」,但又不知道該怎麼處理,其實「加油」只是會讓我們再次看清自己和沒生病的人之間的距離,想到底也沒不好,抓好差異,未來想追上的時間反而有辦法計算;或是就這樣在原地,丟掉那些表面的寒暄,保留背後的善意。

了解自己真正需要什麼,而不是看大家都需要什麼,好像用一篇文章寫出來很簡單,但能夠做到其實很難。

目前,就是現在,「加油」對我來說一點都不可怕,我憂鬱症好了嗎,沒有,只是我很確定,我不想被關心的加油打倒,可以對我喊加油,我沒問題。

#精神疾病去污名化

IG@apriltzu
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apriltzu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懶得說話,ㄧ種策展,對喜歡的事物下一些新的註解。 IG @apriltzu 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apriltzu
View all posts